恋之罪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惊悚 情色 犯罪  日本 2011

简介: 在一处偏僻的住所里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猎奇杀人事件,一具截成两段后又被砍掉手脚的女尸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6-20

恋之罪影评:父亲,为什么我不可以爱你

《约翰序言》开篇说:“词语最初与上帝同在。雪花在窗外轻轻拂扬,晚祷的钟声幽幽冥想。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人说话,只是由于他应和于语言。语言说话。语言之说在所说之话中为我们而说。神圣者在抑制性的隐匿中保存自己,由此赠与自己的到达。”

一树的金黄色杏叶洋洋洒洒,长椅上,美津子对着泉又念起了刚才课堂上讲的《归途》。她徐徐开口:“言语之物,无须记取,而幸而我记取了日语和其他些许外语,我才能止步于你的泪水之中,我才能从你的血中,孑然踏上归途。”
泉抑不可止地流下了眼泪。
“这样的话,你的眼泪就不会出现。也就是说知道眼泪的意义的话,那其实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水而已。谁都可以到达,但是知道泪水的意义的话,就会到达。”
我试图去理解他所构造的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言语之物的世界,无语言则无符号,无符号则无所指 ,无所指则无意义,无意义则一切无关,无关则无存在。
生活着一个没有语言也没有意义的世界里,无所谓美好,无所谓残酷,什么都没有意义,那血泪也失去温度,无关紧要。摒弃不完美和不确定的新世界,象闪耀的冰面无边无际的延伸到天边。我们环视着这个重新创造的世界,决定探索它。可是当我们向前迈出第一步,立即摔倒了。冰面平坦光滑,洁净无瑕,但是失去了摩擦力的我们无法在上面行走。没有语言,没有意义,没有交流,一切皆无虚无。我们确实能够有意义谈论的事情无非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但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又都不是要命的事情,而所有动人魂魄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说的。当一切东西说得明白透彻、所有东西都被捅破的那种直白和无力感来袭,我们最后剩下的会是什么?只有自己的叹息。于是我们的眼里渗出了泪。
在这个重新被构建的崭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需要语言,不需要交流,更不需要意义,每个存在的人都是孤立的个体,就像是一座座孤僻的小岛,各居一隅。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被“华丽的言语所报复”,不用为“温柔的眼中所蕴含的泪水”感到悲伤,不用从“你的血中孑然踏上归途”。
倘若世界真能够简化到纯粹的逻辑里,就像《逻辑哲学论》里,那样一个摒弃了不完美和不确定的新世界,像闪耀的冰面无边无际地延伸到天边,冰面平坦光滑,洁净无瑕。然而,当我们环视这个崭新完美的世界,准备向前迈出一步时,便立即摔倒了。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虽然冰面如水晶般纯粹而理想,但失去了摩擦力的我们寸步难行。试问这样没有语言也没有意义的世界,我们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本就生活在这种有语言也有意义的世界上,不管是作为一种沟通交流方式还是文化传承载体,语言于我们人类不可或缺,我们对能否超越语言存在的理解本身就确定了此在的存在。即使我们再构建一套语言系统,重新联系符号和所指物,依旧处于语言之中。一个人想要表达,想要交流,就不能不用语言。
世界也因为粗糙和混沌运转。我们想奔跑舞蹈,但顿时语言失去光泽,模糊不清;世界支离破碎,散落一地。这就是事物本来的面目,世界不是光滑流转的冰面,而是坑坑洼洼的地面。人们总是不仅仅需要朴实的理解,有的时候也需要荒谬的想象。
记取了语言的人,钟鼓梵音簇蹴而行,他们孑然一身,自由地去选择,遗忘或是记取,决绝抑或拥有。自我选择之后,各自踏上归途。
细细琢磨田村隆一的归途,那股子高洁傲岸的哲学气味就透了出来。

如果人生存在一个没有语言也没有意义的世界里,除了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不用再这个图意义的宇宙生活中遭受波折而后界定自己。人是自由的,人被“抛”到这个世界,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他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
卖淫,婚外恋,不伦恋......都可以被选择,没有道德标准,没有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可以“阻逆”的因素。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观性林立的社会,人与人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
影片里的泉是,美津子亦然。
海德格尔有一个观念,他说人就在世界之中,因为人完全处于存在之中。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时,不靠强力、靠征服和压制来认识这个世界,任其自然,它才能向我们显示自己。
抛开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当我们在选择和行动后,才能认识到自由。
人本身就是因为存在而存在,按照个人意志做出自由选择,活得不开心可以换另一种活法,而死得不开心却只有一种死法。
女主角之一泉的丈夫是个远近闻名的作家,他用文字、用语言创造了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感受。他在满座的朗读会上激动地诵读他的文字:“男人的爱激起了他的感官,使她回归原始并充满野性,但这是孝彦不能容忍的,他很嫉妒,不是作为男人的嫉妒,他嫉妒春枝,因为春枝已经自由了。”他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而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
人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人的选择,他人的存在对我的存在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
诚然,美津子选择了第二种,在她的“目光”下,泉变成了她物。“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权利怜悯别人。”初次相见便知晓泉丈夫即是自己多年的嫖客时,深陷不伦恋万劫不复的美津子对这个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还一心一意单纯地爱着自己丈夫的泉感到可笑,可笑之于,甚至带了一丝丝同情。
影片里在大片金黄色杏树下的长椅上,美津子向泉解释了“言语之物”的意义。泉赞赏她在课堂上的讲课方式,而美津子只是淡淡地笑:“人们说这是一所精英大学,但学生们只能理解我说的一半,这样上课只是变成了词语,每个真实的词语是有实质的,它们有身体。”接着,她伸出手指一把抓住了泉刚伸出来的舌头,继续道:“这是舌头,因为你的唾液而湿润,还黏黏的。舌头,唾液,粘稠。每个词语都有实体。”手指往下移,“像你的胸部,你的大腿,每个词都有意义,关于身体,每个词语都有实体。”
“存在”与词语——其使命就是每每给出一个“存在”——的关系也没有获得存在。舌头这个词语,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再由这个词语发散开来的唾液也是一个因存在而存在的存在,最终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由唾液想到了“粘稠”,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思想连锁反应。当我们的思想追踪这些有关词语的诗意经验时,它会显示出什么呢?我们由实体存在的词语想到一种通过“有所思”后得到的该词语所指望的东西,尽管比较内涵,比较隐蔽,但它显示出了“有”而不“存在”的东西。

美津子认为每个词语都有一一对应的实体,它是一个有的东西——也许不光也是有的东西,而是先于一切地是有的东西,甚至在词语中,在词语之本质中,给出者遮蔽着自身。简言之,“舌头”是“能指”,是语言的声音与形象,而“黏腻”是“所指”,是语言所反映的概念与含义。
美津子让泉观看她和一个学生做爱的场面后,泉对城依然困惑不解时,她说:“城,要问为什么,没有理由。我不能向你讲述正确的行为,所以代替语言,刚才用行动教你了。”

面对泉队城的未解,美津子闭口不言,把言语滞留在心里而不表达出来。“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城究竟是什么?如何寻找?所处何处?这些问题,美津子给不了泉答案。
城就是一个“神秘事物”,虽单一个字,但即使用上成千上万的字去解释它,也难以把它说个透彻和明晰。无论是万劫不复的美津子,还是初陷深渊的泉,甚至是疯癫痴乐的皮条客,他们每个人的心里,虽然对它有个了解,但无法从浩瀚广博的语言中寻找合适的字眼将“城”解释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才导致无法将“城”清楚地解释出来。
城虚无缥缈,忽远忽近。这个虚渺的城美津子永远也找不到、进不去,但她无视不了它的存在,万劫不复地、清醒地看着自己不断沉沦,永不停歇地寻找城,只因“城他说,他从未放弃过我。”
就犹如谈论人生和理想这类虚有的事物一样,谈论城,即使口若悬河,巧如舌簧,也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语言的范畴实在是太过广阔,口头语言、文字符号、肢体语言.......在情感高潮时,人们常常深感语言的苍白无力,再华丽的词藻也硬邦邦地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意。

那次银杏树下的长椅坐谈,美津子对泉说:“我对爱和罪搞混了,但是那份爱和罪都在自己的身体里,只是没有意义的碎片而已。但你里面的爱是真的。”
美津子和泉,经历不一,思想各异,她们对城的理解大概也不尽相同。究竟城是什么,又身处何处,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泉会写日记,在她彻夜难眠之际。她过去是一个日复一日只为丈夫而活的传统主妇,每日小心翼翼地计算时间,甚至还要精打细算拖鞋摆放的角度一心一意地等待丈夫归来,可她的小心翼翼的对丈夫的爱没有得到丈夫的尊重,拖鞋被踩得东倒西歪,同榻却只能失眠到天明。丈夫是她的向日葵,可这朵向日葵却连一束阳光都吝啬予她。起初她的日记里,是苦闷乏味的文字语言,零零碎碎地叙事,这片刻的文字是她缓解心中苦闷的发泄,于泉这个人的个性,还没有真正的意义。当她之后放任自我,捡起用身体换来的5000日元后,美津子告诉她,没什么东西是免费的,无论钱多钱少,男人付钱才能证明一个妓女的价值。当和一个不爱的男人上床时必须要为了钱。
泉从那5000日元中,找到了丈夫不曾给予的尊重,即便是在卖淫,她也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她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她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她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选择自己的活法。
终于她不再写日记,她觉得一切都变了,语言变得无用,无意义,她想要的丈夫已经无法满足她。她认识到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然后做出了选择,有了个人的生活、自由和存在,菊池泉这个名字,这个词语,直到此刻,才开始有了意义。
泉在遭遇皮条客的强迫崩溃之后,第一次遇到了美津子,她看她,犹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她渴求美津子告诉她今后该如何是好,告诉她城是什么,告诉她该怎么找到城。
美津子开始警告她:“人们认为你有阴暗面,这没关系,但当你堕落的时候,这里会变得非常黑暗,你最好远这远点。”泉一脸期待的看她:“是卡夫卡的城堡吗?”
美津子又下了论断:“我们可以永远在城边漫步,但永远找不到进去的路。”
人们穷极一生都在寻找这样的世界,寻找这样一座城,红墙绿瓦,高阁危楼,隔绝外部一切“阻逆”。然而城无路可进,人们只能在城堡外一直转啊转。
美津子,白天是受人尊敬的文学系教授,黑夜是人尽可夫的应召女郎,晨曦清贵百合如她,午夜荆棘玫瑰如她。两幅面孔,双面人生。
这一切的起源便是穿着青春制服洋溢着少女气息的美津子迷惑哀伤地向父亲发出的一个疑问,她的眼睛撑得圆圆的像只受伤的小鹿:“父亲,为什么我不可以爱你?”
漆黑的夜晚,她紧紧地环抱住自己,嘴角颤巍巍地自言自语:“晋介去哪儿了?”复又想起什么,像是被抽去全身的力气,哭得撕心裂肺,“他死了。”
她一直深爱的人——他的父亲,就是她的城。
而这个城,即便她永远进不去,也无视不了它的存在,只能永不停歇地寻找。
没有什么比不欺骗自己更难做到的,城,她永远无法找到。
她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中,即便她外表光鲜亮丽,却是个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她自由地选择,选择不伦恋,选择卖淫,甚至选择死亡。她面对的生活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她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她不知道死亡之后能不能找到城,她只知道这样会感觉好些,,“自杀”是她惟一能够想到的跃出这种限制的方法。因为,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当她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体会生的意义。
她不是唯一可怜的人。金黄色杏树底下,美津子就说过,她就是泉,泉就是她。所以到最后,她心甘情愿甚至是无比渴求地让泉终结她的生命。
他们深深地爱着一个人,她们的那份爱和罪都在自己的身体里。
但,父亲已死,城永远无处可寻,美津子自言,她的爱和罪,只是没有意义的碎片而已。而泉身体里面的爱是真实的。
“拒绝任何强加之事,就是拒绝接受任何限制。这意味着狂妄和任性的极点”。
所以到最后,接过美津子“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泉,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那首归途。即便死亡了,但城依然困扰着接下来的人,美津子——泉——女警......生生死死,即便通过自杀,城也始终困扰着他们,无法消解。这个可能性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
美津子死后,泉彻底放开了自己。她一遍又一遍地记诵那首归途。抛开外部的语言,只剩下“果实之核般”最本质最初的深意,泪水也有了自身原本的意义。语言也无法抵达的内心深处,人的欲望,善念,邪思,恶意,良心.....一切好的坏的也全都埋藏在这坚硬的核里。

恋之罪的相关影评

恋之罪
x • 恋之罪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