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爱情 歌舞  美国 2016

简介: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3-02

爱乐之城影评:明明不感人还看了犯困


2月最后一天晚上赶的9点15的场次,如果不是因为出于对《爱乐之城》拿了六项奥斯卡大奖的敬意我绝对允许自己在电影院里睡死过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在大晚上去看歌舞爱情片,而且还是两个多小时那种。

虽然每次吐槽电影都会被说You can you up,但总是抱着高期望去却失望而归,太伤感了还是要写点东西安慰下自己。不过我也承认观影是非常私人的体验,你嗤之以鼻的一部片子很可能其中某一帧就是那么不经意地触动了别人的内心。所以以下的文字权当本人的观影记录,不喜者勿喷。

先说故事。

应该也只敢说说故事,毕竟作为观影量近千但电影理论知识匮乏的豆瓣青年,对电影拍摄手法、配乐灯光等硬件配置方面研究比较少,所以不好发表评论。观影前不可避免被公众号文章剧透了,知道这是一个“爱情让位于梦想、男女主角即使相爱却因为现实而最终不能在一起”的故事,准备好了纸巾等着看影片终时“五年后相见,她功成名就却已嫁作他人妇”一幕时跟广大豆友一样缅怀过去、内牛满面。然而我拿起可乐吸了一口,心想道:我去,早知道就应该去看《生化危机》。

思考了一下,原因有三。好吧,首先我承认自己真心不是个多愁善感的妹纸。第二,歌舞片段太多,导致留给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的时间太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剧情的断层。男主放弃了自己开爵士俱乐部的梦想在现代摇滚乐队担任键盘手从而有了体面稳定的收入,而女主的电影试镜却屡屡受挫一直穷困潦倒,话剧出演失败加之男主因忙于工作未能出席加油打气,女主内心终于崩溃,选择离开洛城回老家休养。男主以为两人再无关联直到接到电影公司的电话让他转告女主来试镜,男主专程去女主老家门口堵她,鼓励她坚持梦想,亲自送她去面试。而后两人再次坐在洛城山顶的长椅前,互相跟对方道一句I’m always gonna love you(我会一直爱着你)之后,下一个镜头已是五年后,女主已实现梦想且家庭美满,男主也成功开办人气颇高的爵士俱乐部却依旧孓然一人。如果说话剧失败时的分开就是二人的正式分手,后来因电影试镜再会时两人已释然已放下,那怎么会有五年后偶遇时的震惊与对于两人错过彼此的痛心。如果说那次分开并不是二人的正式分手,那洛城山顶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 是因为女主为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前往巴黎,男主没有选择跟随所以两人终于分开?还是因为男主放弃了自己原本的梦想不再是女主原本欣赏的那个他,所以两人的爱情终于消逝?一个因为空间距离越来越远,一个因为内心距离越来越远。无论哪一种剧情稍加展开,结局的两人重聚或许就不会那么地突兀,影片感情也会更加水到渠成。这一剧情的断层,与其说是留白,不如说是缺少铺垫。

有一部可以用来类比的片子,《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男主和女主最初都是平时喜欢作作小曲自娱自乐的文艺青年,不求闻达但求内心愉悦。后来男主成为了一名摇滚歌手(摇身一变成了Maroon 5)开始享受在镁光灯下万人簇拥的感觉,女主只能在男主的工作室里打杂,男主全球各地去巡回演出、抵挡不住诱惑出轨,二人的感情出现裂痕。而最终两人分歧始于Lost Star的演绎,男主说用流行摇滚风格演绎观众们都很喜欢,女主说这是我们一直创作的歌曲要用我们的方式来演绎,男主为了挽回女主暂时答应下,要她来看他的演唱会现场唱给她听。她去了,他用她喜欢的方式唱了开头,高潮时他为了迎合观众还是转成了摇滚。他哭了,她也哭了,因为他们知道两人爱情已止于此,在音乐追求和人生理念上的分歧让他们无法再在一起了,所以她转身离开,留下他淹没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本人对《再》感触也一般,但起码它在描述爱情逝去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

总之,没有分手时的刻骨铭心,就没有他日相聚时的泪流满面。因为她不仅仅是你那些年追过的女孩,而是相识相恋相知相伴过的另一半。

再来说说痛失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这茬儿。

之前看过毒舌电影的一篇认定《爱乐之城》会拿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文章,我基于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平时对电影稍加关注的朋友不难发现,其实《爱》并不符合美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的一贯倾向。首先《爱》在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让它失去最佳影片的应有逼格,票房口碑双丰收、呼声最高、提名最多的往往不受最佳影片评选的待见,比如2010年的《阿凡达》败给《拆弹部队》,2014年的《星际穿越》败给《鸟人》。再者,毒舌也指出“最佳影片是唯一一个可以说和电影的技术层面不直接相关的奖项”,所以即使《爱》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也不代表最佳影片就应该是它的,因为美国电影学院的最佳影片最看重不是硬实力,而是影片精神、内容、主题方面的软实力。“现实意义”、“立意高远”往往的获奖的关键。毕竟电影作为第八大艺术形式,电影产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文化产业,电影最高荣耀奥斯卡的舞台上也不应该仅仅是艺术的竞技,更应该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使命,彰显一定的人文关怀。毒舌在这点上也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2006年第78届奥斯卡,艺术价值更高的同性恋题材电影《断背山》在最佳影片奖“惜败” 反映美国社会不同族裔间文化冲突的《撞车》。再比如1998年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虽说主线是个爱情故事,但影片探讨到的人性在灾难面前的展现就让它瞬间提升了好几个逼格。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因为毕竟是“美国”电影学院,所以“主旋律”电影有时候也容易受到青睐,比如《逃离德黑兰》 《阿甘正传》等等。反观《爱乐之城》,内容方面只是一个很平庸普通常见的爱情故事,而“爱情与梦想”这样的主题也不高大上。毒舌说《爱》的真正主题是致敬歌舞片和好莱坞黄金时代,我不解,加了歌舞的元素、女主恰好是搞电影的、故事也正好是在洛城发生的就是向歌舞片和电影产业致敬了吗,就值得颁个奖来表彰了吗,那为什么不说是对传统爵士乐的致敬呢,断章而取义难免有牵强附会的嫌疑。然后毒舌还说《爱》还探讨了“艺术形式如何在新时代成功存活”这一命题,然而难道影片大部分时间不是给了大段歌舞、男女主谈情说爱和女主对现代电影艺术的追求吗,又有多少笔墨留给了爵士乐在新时代的求生存。在探讨“艺术形式如何在新时代成功存活”主题上,《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倒是很出色,墙裂推荐。

说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不走心、不深入就无法打动人,主题太多其实就是没主题。

所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爱乐之城》还是让我失望了。如果是想看歌舞爱情片,我们还不如去看《歌舞青春》;如果是想看更加经典的歌舞爱情片,我们可以去看《音乐之声》《雨中曲》;如果是想看“爱情与梦想”冲突的电影,我们可以去看《如果爱》《甜蜜蜜》;如果是想看“初恋、错过、重聚”好好地哭一场,可以看《蓝莓之夜》《秋天的童话》《乱世佳人》《蓝宇》《匆匆那年》《初恋这件小事》… 如果你想看下奥斯卡获奖影片都长啥样,OK,可以去看《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的相关影评

爱乐之城
幻 • 标签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