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爱情 歌舞  美国 2016

简介: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3-02

爱乐之城影评:为什么La La Land是年度最过誉的电影(或者美国队长3?)


说真的,从来没见过一部电影能在朋友圈被刷屏那么久。尤其在国内上映后,一个个都感动的哭天喊地。但是这片真的有这么好?他跟同年的几部优秀电影比,真的就好出那么多?也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他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好吧,或许是我太刻薄,但是不管你认不认同我,我还是要说:La La land是年度最overrated的电影。

的确,电影上映之前,我也被预告片惊艳到了,一组组美轮美奂的镜头,配上那首Emma Stone后期过的"Audition"(黑的漂亮,电影和原声带里的现场版,真的好难听),简直都要哭出来,心想我这次一定要带好纸巾入场。观影时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部豆瓣上9分的电影,不哭不是中国人,结果直到看完,还是没有哭,似乎除了几个场景的色彩运用比较印象深刻外,好像就真的没什么感动点。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这么轻易感动好吗,要感动你也起码说出个为什么,如果你硬要说感动本来就是难以名状的东西,那我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剧情是简单了一些,但是剧情简单而情感细腻的优秀电影也不是没有。然而la la land绝对不在其中。首先这是一部歌舞片,不是你们嘴上所说的的文艺片,没这么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文艺片好吗,虽说作为类型片,夸张的手法无可厚非,但是这就使得留给情感释放的空间极为有限,且根本谈不上细腻。结局那直白到赤裸的遐想片段看得令人尴尬症直犯,明明有更好,更含蓄的表达方式,一定要走一个最简单暴力的路线,让这个本来不这么俗套的小清新结局,瞬间丧失了美感。感动是要让人悟出来的,强加给观众的感动不叫感动,叫卖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也许有的人就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呢,而且这也不是本片最平庸的地方,本片最让人头疼的便是令人抓狂的角色动机,这也是我后来回过头去反思这部片子,没能给我留下太大印象的最大原因。

让我们来理一下两个主角的心路历程。男主角Seb是个保守派爵士乐手,他的梦想是振兴传统爵士,并且开一家自己的正宗爵士酒吧;而女主角是典型怀抱好莱坞明星梦的白莲花。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两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凑所一起展开的一系列剧情。

两人在一起后,男主角由于生活所迫,一次机缘巧合下加入了黑人朋友的流行爵士乐队,我们要注意的是,男主角的这一举动的初衷,是为了向女主证明自己能成功,不会带她过穷困潦倒的日子,这一切起初是得到女主赞许的,因为她和绝大多数女性一样,都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发达,这没问题。但是这个乐队从根本上和他的音乐观是矛盾的,所以Seb在这个乐队呆的其实并不快乐,乐队后来大获成功,名誉和金钱并没有使他忘记自己的初衷。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Seb这个角色的。

反观Mia,我为什么上来就叫她白莲花,因为在笔者看来,她看中的仅仅是好莱坞的风光无限罢了,她的动机非常摇摆不定,而且三观非常的不讨喜。首先她因为和Seb同为天涯沦落人而聚到了一起,一个是音乐梦想,一个是演艺梦想,看似天作之合。可后来当Seb发迹了之后,反观自己依然还是个到处跑Audition的无名小卒,她更多显露的,是她的狭隘和嫉妒,并且总是用“这不是你的梦想!”如此一厢情愿的理由去埋汰Seb。连观众都看的出Seb一直惦记着他的爵士梦,同样是搞音乐,先摆脱贫困问题,再去慢慢实现梦想,这有问题吗?Mia的这些桥段,充分地反应了一个精分的好莱坞白莲花的特质,且一个女人功利和小气到要跟自己的男人较劲,是有多可怕。电影似乎想用这些看似制造矛盾的桥段来表达梦想,现实,爱情之间的复杂关系,然而仔细一想却显得那么的无力和苍白,且不小心把一个角色的三观塑造拉到了谷底。

继续说这个Mia,她不仅白莲花,而且还矫情,她对梦想的坚持到最后变得模糊不清,遇到挫折就放弃,连继续追求名利的毅力也少的可怜,更别跟我提艺术了。关键时候还是男主及时把她追回,参加了试镜,然后直接一蹴而就,咸鱼翻身了?前一幕还没有人来看她的话剧,后一秒就录用了?这剧情竟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仙人跳。这中间影片表现的矛盾,纠结,痛苦和挣扎,和她的后来的成功完全没有联系。如果只要一边不停的失败,一边和男朋友吵吵架,就能等着成功找上门,那么梦想也太容易实现了吧?如果不是Emma Stone的奥斯卡级别演技,这个角色真的直接被我拍在墙上。

再说一下最后!!也是本片最懵逼的地方。结局前一幕,分手,对,为什么要分手??男主乐队办的正红火,女主也拿到演出机会,正是两人前途一片大好,即将名利双收,正是有条件去实现梦想的时候,突然说,我爱你,我也爱你,我们顺其自然吧,然后就分手了。即便可能双方对梦想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请问在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且双方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矛盾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分手,角色的动机在哪里?这样的情节设定,不仅让人看得莫名其妙,也显得这个本来精心设计的酒吧这一幕,显得矫情无比。哥们儿,你与其后悔你们之前在一起时你的每一个重要的决定,你为什么不去后悔你们公园谈话后分手的决定?你不加入老黑乐队你们就会在一起了?人家只会瞧不起你这个屌丝而已!你跟她一起去巴黎你们就不会分手了?都2017年了,交通通信那么发达,你又有钱,出国拍个片,异国恋一下就要分手,那你们真的不是真爱。

在这里我非常想提一下这部片子,一部拥有一切La la land所缺失的电影。

2013年电影《Begin Again》剧照



这也是一部关于音乐和梦想的电影。女主和男友的故事虽然是该片的支线剧情,电影却把结局留给了他们。有趣的是,该片的结局情景和La La Land竟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女方去看男方表演,表演的曲目都是关于星星,并都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提名。不同的是,Begin Again的男女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最后的分手,而这个矛盾,是贯穿整部电影核心的,并且随着情节推进,在女主和大叔男主的一系列互动后,一步步抽丝剥茧展现出来的,这就是我所谓的Character Arc,人物要有变化,有成长,做事要有动机,有情节推动,在能打动人。故事的男女双方都曾经是热爱Acoustic民谣的文艺青年,就跟Seb一样。即使后来男主一炮走红踏入流行音乐圈后,女主也还是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的事业,尽管可能不喜欢他现在变得那么流行,如果因为音乐品味不同就成为不可调和矛盾,那就太矫情了。后来男友劈腿,把她赶出家门,善良的女主在经历了一系列故事后,发现还爱着他,于是还是选择给他机会,所以在女主这儿,连劈腿都没有成为不可调和矛盾,这让观众完全松下了防备,于是到了结局的时候,当男主依然在用摇滚伴奏演绎她送给他的歌时,看到场下观众陶醉欢呼的神情,她终于明白他爱的还是这个舞台,灯光,欢呼的人群,不仅仅是音乐态度的问题,他们俩已经走得太远,尽管可能还相爱,也回不到从前一起写歌的那段贫穷并开心着的时光。所有矛盾在这一幕突然爆发,然后急速释怀,令人猝不及防。没有直白的遐想过场,只有细腻的演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配合着同样是当年奥斯卡提名的歌曲<Lost Star>,催泪功力一百分。

总而言之,La La Land缺少了优秀电影必要的东西,灵魂,一个人物成长的过程。影片处处透露着刻意设计的痕迹,却少了最自然的真情流露。按季节把电影分成四幕的形式也是乏善可陈,一切都是到点之后就这么的发生了,缺少了必要的联系和角色的心路历程。都说La La land是一封写给洛杉矶这座城市的情书,其实跟洛杉矶真没多大关系,这样普通的故事放在哪儿都会发生。而Begin Again中,那种浮躁的现代都市文化与传统纯真的碰撞,以及户外录歌,地铁里被警察追,四处为城市地标抒写赞歌的疯狂与情怀,我只能说Only in New York。

关注东村酒肆的绿茶叶,来自纽约的非专业影评人

爱乐之城的相关影评

爱乐之城
幻 • 标签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