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从复古的片头开始,再到复古的画面和音乐,整个复古的氛围都把你拉回到了1970年的圣诞节。
最近,亚历山大·佩恩导演执导的这部充满复古与温情气息的新片《留校联盟》上映,被赞誉为圣诞版的《死亡诗社》。这位著名的导演最擅长的就是用最平凡的拍摄手法,在简单的故事中,讲述那些寻常又深刻的人生故事。
故事从节日里三个被滞留校园的角色展开——孑然一身的老师保罗,被迫留校的学生安格斯,和痛失挚爱的厨师玛丽。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孤独。
如此一来,本该快乐度过的圣诞节假期对于他们而言变得漫长难耐。不难猜到,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不得已组成的组合之间,会在共度圣诞节的期间发生怎样的摩擦与碰撞。
有人说,佩恩的电影总是在讲述着失败者的故事,没有奇迹也没有英雄。
历经千帆,故事中讨厌的人仍旧令人讨厌,生活也仍旧“像鸡舍里的梯子,又臭又矮”,但主角们多了一份面对的勇气。
1失意者联盟
《留校联盟》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中的巴顿学院是一所著名的预科学校。
圣诞假期将至,整个学校沉浸在即将放假的松散欢快的氛围之中。但对于家庭不幸的人来说,圣诞的聚会就像是一场灾难,漫长的假期意味着漫长的孤独。假期期间,全校停止供给暖气,留校师生被同意安置在病房之中——似乎隐喻着修复、疗愈的色彩。
到最后,剩下三个无家可归的人聚在一起度过漫长的圣诞假期,故事也由此展开。
三人之一是安格斯,一个聪明而又调皮的“坏学生”。在此之前被退过三次学,如果再次被这所学校退学,大概率就会被他母亲送至军校。他原本对假期充满期待,希望探望在波士顿精神病院疗养的父亲。但在假期前夕他的母亲突然来电:她决定和她的再婚丈夫补上迟到数月的蜜月,取消母子圣诞的团聚。
巴顿学院教历史的老师保罗,终身未婚,性格孤僻,说话尖酸刻薄,典故名言乱飞。保罗本就是巴顿的学生,在巴顿任教也已数十年。在生活中,他不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大家都认为他古板严厉且传统,更是在期末考试时给大部分同学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数,哪怕校长出面劝说,保罗仍然我行我素。
巴顿的厨娘玛丽,她的丈夫在造船厂工作,却被坠落的货板砸死,那是她还不到25岁。她的遗腹子出生后,没有活到20岁便在战争中去世。此后的人生里,她始终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儿子学习过的巴顿打工。她时常抽烟,晚上窝在沙发里看着没有营养的节目消磨度日。在面对他人的求爱时会退缩,随后又会想起早已离开的丈夫和儿子而痛哭流涕,对于生活看不到一点点前进的可能。
三个人的失意者联盟就这样形成了。
2从冲突到和解
这样一个奇怪联盟中的三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但组合起来像极了一个家庭,但他们每一个都是缺失家庭又孤独忧郁的人。
故事中的冲突主要来自于保罗和安格斯,两人互相厌恶,但作为老师的保罗仍然尽责任保证安格斯的人身安全。安格斯看起来虽不省心,本质上却很善良,他会安慰因为想家而哭泣的同学,也懂得感谢玛丽所做的一切。
别人总说安格斯调皮不听话,但他在留校期间做的最过分的一件事不过是偷了保罗的钥匙在校园里乱逛。保罗醒来并发现后,两人一老一小在学校中上演了一幕“他逃他追”,并以安格斯最终摔断手臂告终。
经过这样一次闹剧,两人的关系破天荒的缓和了一些。再加上玛丽的撮合游说,保罗开始放下偏见,在饭桌上对安格斯表示,可以实现他的任何愿望。
安格斯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立马表示自己想去波士顿,玛丽也表明自己想去妹妹家住几天。由此,“父子俩”开始一场破冰之旅。
3温情的生活小品与灵魂上的慰藉
在旅途的过程中,安格斯得知了保罗的一个秘密:因为开车撞伤了一个说自己抄袭的人,他被哈佛开除,回到巴顿学院一呆就是几十年。当在大街上遇到功成名就的大学同学时,保罗扯谎说自己也小有成就,安格斯在一旁机智的添砖加瓦。当被问道为什么要撒谎时,保罗给出了一个完美地回答:他不配分享我的故事。
而安格斯的秘密也已大白:他的亲生父亲,其实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在这几年逐渐开始精神不正常,安格斯的母亲选择了离婚后,他的父亲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安格斯来到波士顿其实就为了见父亲一面,在充满期待的对父亲分享完近期的生活和学业时,安格斯的希望也在父亲的一句“我怀疑有人在我的食物里投毒”而破灭。
波士顿之旅其实是两人共同的成年礼,保罗开始进入了“父亲”的角色,他会在博物馆里对少年说:“想要真正了解当下或自己,必须要从历史开始。历史并不只是研究过去,它也是对当下的一种解读。”
安格斯也不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他终于接受了父亲精神失常和母亲改嫁的事实。
当两人私自外出的消息被校方和家长发现时,为了保住安格斯不被退学,保罗将一切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最终被辞退。
在雪地里,两人告别,朝着自己的人生独自走去。
《留校联盟》是献给每一个孤独灵魂的,他或许是想告诉我们,人生苦短,前路漫漫;或许是希望我们内心的阴霾能够被影片中的人性闪光点所照亮,学会看开,学会包容。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见证了主角们如何从彼此陌生、甚至相互厌烦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亲密伙伴。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如同主角们一样,不得不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共同度过一段时间时,我们在影片中可以寻找到一些破解办法。
1寻找自我发泄的小角落
在面对不喜欢的人时,我们很容易陷入愤怒、焦躁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为了释放这些情绪,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在电影中的前半部分,安格斯通过在学校里大肆破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保罗也时常向玛丽抱怨这个调皮的“坏学生”。
破坏的行为当然是比较负性的,若我们不能直白的表达对对方的讨厌,我们可以写日记或找一个信任的朋友倾诉,将自己的不满和讨厌情绪倾泻出来。另外,也可以尝试在远离讨厌的人的地方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进行冥想,以缓解内心的压力。适当的发泄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积累而引发的更大的冲突。
2听与说的艺术
就如影片中保罗为安格斯和玛丽准备了圣诞树并答应满足安格斯的愿望,并在波士顿之旅后,保罗和安格斯可以说成为了“忘年交”,在灵魂上慰藉彼此。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像影片中那样深入交流沟通的契机,但是我们仍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与对方沟通的效率。
在面对不喜欢的人时,我们通常选择的是减少交流。但在减少表达我们自己的同时,我们可以多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了解他们的立场,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而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时,需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辞。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表达方式容易被对方理解,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也可以尝试寻找共同关心的话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话。这有助于我们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
在沟通中,妥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小技巧。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立场或利益,而是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来更好地平衡双方的利益,促进关系的和谐发展。
3共情炼金术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面对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时,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来缓解这种失调。在这之中,换位思考是破局的重要方法。就像在破冰之旅中,保罗开始理解到安格斯孤独与他不幸的家庭,安格斯也了解到保罗戏剧的过往,双方都对对方“讨人厌”的一面多了一份理解和接受。
在面对讨厌的人时,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对方的背景、经历和价值观,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们,并更加宽容地看待他们的不同之处。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抛开先入为主的偏见和刻板影响,平和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也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同理心,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与共鸣,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必须接受有异于我们的想法的存在。有很多事情我们需要站在理解别人的角度,因为存在即合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必须认同他们,也不一定要去学习他们。理解无关接受,理解是因为我们有同情的意愿与能力,但是不接受,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允许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事物存在会让我们更加轻松。
4利益共振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太多与讨厌的人互相探索心灵的机会。那么在不得已需要相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共同利益出发,建立合作关系,来寻求关系和缓,并改善相处的局面。
首先我们可以做的是找到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并明确彼此的期望和合作方向,这有助于建立起合作的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积极与对方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协商,我们可以平衡双方的利益,达成共识。
另外,建立起互信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履行承诺、诚实守信可以让我们建立起与不喜欢的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互信关系的建立可以减少沟通中的误解和冲突,促进合作关系的长久发展。
《留校联盟》是一个复古的,也许有人会认为老套的故事,但是佩恩的魅力就在于,我们仍然会不自觉地为那些藏起来的秘密伤口和失意感到难过,也依然会为彼此间的慰藉和鼓励而感动。即使从一开始就预知着离别,我们依旧会彼此搀扶着走过一段路。
在电影中的每一个主角,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一些“讨人厌”的特质,一个老师眼里的坏学生,一个学生讨厌的老师。从一开始我们就能知道电影的走向,但它仍然值得我们一看。
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莫大的关系,但环境是由我们每个人造成的,所以请永远保持善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也不要因为“讨人厌”的存在而绊住了自己。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