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言证

评分:
6.0 还行

分类:悬疑 惊悚 犯罪  俄罗斯 1995

简介: 天生不能说话的比莉(玛丽娜·奇蒂娜 Marina Zudina 饰)是一名道具师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1-05

无声言证影评:舞台剧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结构分析
首先从大的方面看,我认为这算是一部舞台剧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前50分钟,本片对白不多,结构紧凑,有舞台剧的特点;从50min到结尾,空间感增强,结构变得较为松散,有点惊声尖叫的感觉,但要强的太多。
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选一个关键词,其实mute只能排第三,前两个最关键的元素,我想应该是眼神和套中套。mute主要体现在前半部分舞台剧(我自认为的)中,套中套则是后半部分的隐含主线,眼神则贯穿全片,也是很重要的线索以及解决疑惑的证据。
从一幕凶杀开始,即使我一开始看过剧情简介,一开始我也不明白这是真实还是假的。真真假假的重重叠叠,贯穿整部影片。0~32分钟,应该是最有舞台感的片段。尤其是封闭空间的追逐,对空间的利用真的达到极致,再加上mute的特性,简直有默片时代的风采。追逐戏全都是从走廊开始,女主从走廊下楼梯,又从走廊上楼梯,从走廊尽头右边的房间,穿过垃圾箱,穿过地窖,又回到走廊,最后终于打开走廊尽头红色的门,从高处摔下。循环,又回到原点。接下来警察的问询,以及43~50可以分为三幕的小插曲,有过渡的作用,都是紧张的追逐戏后的小放松,以及烧脑的第二部分的前奏。
第二部分从一个8分钟的室内系开始,逐渐牵扯出警匪戏。真真假假的警察、卧底、黑帮的身份,一波好几折,不禁让我想到《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杀人的那段戏。

套中套用语言描述太平淡,我大致给出一条线吧。卧底大叔、两个假警察、跟踪、路过警察局却不停车、下车、上车、找磁片、打晕黑帮、开枪、假死、女主发觉不对劲、卧底大叔被洗白。第二部分空间扩大了许多,开始有电影的感觉,不像第一部分那么紧凑,但与第一部分也相得益彰。
重要线索:眼神
眼神出现了至少4次。第一次是比莉和被害人的对视。第二次姐姐看到比莉的眼神,留在妹妹身边。第三次通过警长的叙述。第四次比莉看眼神觉得不对劲,帮助卧底大叔逃出来。(其实最后一次比莉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看到被绑的人的眼神意识到卧底大叔其实还是坏人)
还有一次小的眼神交流,是av导演和两个假警察的对视。其实在这里就可以意识到那两个警察是假的了。(然而我是等到大姐反杀才意识到的......)
解决怀疑
这里的怀疑有哪些呢?我个人认为有观众的怀疑,旁观者的怀疑。观众的怀疑我是说,将比莉被警察怀疑的情景带入自身,有时候自己可能都会开始怀疑自己。旁观者的怀疑就是警察、废柴姐夫的怀疑。
如何解决这些怀疑呢?如何怀疑不解决,可能就会成为bug。解决怀疑的证据主要有两个:眼神和比莉的职业。
为什么比莉不等一晚上?
首先不能开上帝视角。按剧中的逻辑顺序,我举两个例子。
1.在地窖。看到地窖那一幕我在想,这里脏是脏了点,可是很安全啊,为什么不在这里呆一晚上,等明天人多了再出来呢?后来凶手会去地窖处理尸体,如果比莉在这里待着的话,一定会被发现。
2.比莉如果一直待在楼里某个角落,那么她的姐姐肯定会来找她,那么她的姐姐和废柴姐夫处境就很不安全。
凶手的把戏
凶手的把戏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一种十分夸张的方式先令对方怀疑,然后揭开真相,利用对方的心理落差为自己洗脱罪名。比如说主动用刀子捅导演,主动带领警察找垃圾袋。
(感觉这种洗白自己的方法可以用心理学或者犯罪心理学解释)
两个小bug(?)
1.关于声音是不是太主观了?比如说比莉打碎玻璃取钥匙,声音是无法避免的吧,后来av导演发现血迹是不是有些多余?
2.既然那两个凶手说自己在排练,一个拍摄,一个演戏,那么流血的那个演员呢?排练谋杀场景肯定会有两个人吧,那么所谓的“受害人”哪里去了?
惊悚片里的精品,两个机智的姐妹,有爱的卧底大叔和废柴姐夫没有让我失望。

无声言证的相关影评

无声言证
例外 • 无声
无声言证
星书 • 还好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