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巴黎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爱情 情色  法国 2003

简介: 1968年法国学运前夕,孪生姐弟伊莎贝拉(伊娃•格林)和雷奥(路易斯•加瑞尔)因 详情

更新时间:2022-07-23

戏梦巴黎影评:贝托鲁奇的历史书写


看完电影,我不由得惊呼,贝托鲁奇仿佛把我又带进了五十多年前的法国巴黎——那个充斥着动荡的革命色彩的年代。诞生在上流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陶醉于革命的神话,高举着马克思、斯大林、列宁和Mao的头像渴望着“生活在别处”。

在影片中不停出现着关于五月风暴的二手影像,而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角落和行为也都与着法国六十年代五月革命的时代烙印息息相关。我会说这一部电影是贝托鲁奇对五月风暴的那一段历史的书写,影片似乎都聚焦于在家中过着的如伊甸园一般的“赤裸的生活”,但是他们每个角色的背后都是对时代的投映。

诞生于上流家庭的孪生姐弟雷恩和伊丽莎白对government、对把控着社会秩序的父辈们不满,对革命与重新制定社会制度渴望,他们希求着过上如同时期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日子——打到权威,实现个人的自由,让青少年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话语权。他们看上去成熟,但是却内心却十分脆弱孤独,如伊丽莎白在影片开头的形象,成熟、富有魅力,貌似情感经历丰富的样子,但从来没有和别的男生有过约会,还是处女——这是影片的一个符号,好像可以用来说他们这些年轻人纯洁,甚至可以说是“单纯”,却强撑着给自己贴上成熟的面具。

马修是作为整部影片故事展开的视角,我们通过他来进入到影片中去,在电影的开始,导演借由他的旁白带我们走进了这个心神激荡的年代,而他也刚好胜任这个角度,他是一个恰逢此刻来法国念书的一个外国留学生,是一个“局外人”——正如影片中他自己所说的一样。但是,他同时也象征着那个“革命神话”的背反面,他是另一种“在别处的生活”,马修的国籍身份就代表着,他注定会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一个代替。但是,如果要说他在影片中所代表着的就只是美国流行文化、美国精神,我不太满意这个讲法。我更愿意说,他代表着导演的一种态度——对青春、革命的反思。他拒绝用暴力反抗暴力,对社会革命的怀疑,也都毫无疑问地指向导演贝托鲁奇自身对革命的怀疑与反思。

另外在影片中出现的角色——雷奥和伊丽莎白的父母——一对上流社会的夫妻,他们也都几乎吻合着我们对于上流社会的印象。他们嘴上说着漂亮好听的话,玩弄着哲学、诗歌,但是当孩子要求父亲——一个诗人,一个有社会地位、话语权的文学家——签下反越战声明书时却懦弱无能,逃避推卸责任,这里也可以说是对当时的法国政府在外交和对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懦弱表现的映射。但是我在这里不想过多地批评他们,是否是虚伪的,因为与伊丽莎白的房间相比,影片更没有着重去体现父母的虚伪做作。

另外关于影片中的情色书写,我想提一句题外话,在法国五月风暴时期,巴黎索邦大学有一句口号很有名,这个口号说,“我越做爱,就越想革命,我越革命,就越想做爱”。而这句口号对影片中的情爱、色情元素是一个很好的历史互文。

先写这么多,明天有空再写


戏梦巴黎的相关影评

戏梦巴黎
植二 • 禁忌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