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评分:
8.0 推荐

分类:动画 历史  中国大陆 2023

简介: 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压境,战况危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奋力抵抗,然孤兵难支, 详情

更新时间:2023-07-26

长安三万里影评:西北望长安,何止三万里


一篇观后感。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它的欣赏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行为,有人爱看,有人不爱看,这都很正常,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就像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的,你再相声大师,总归有人不爱看你,你能弄死人家?
所以我接下来的一段文字,只是自己看完电影之后的感想。当然在我看来,《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很好的电影,非常适合全家一起去看,感受文化的熏陶,至于把它捧到多么崇高的地位,大可不必。
长安·长安
为什么是长安?
回溯中国古代史,堪称盛世的时代有三个,康乾盛世有外部因素的加持(比如高产量农作物的输入),单纯依靠中原力量达成的盛世,只有文景与开元,而这两个盛世,都与长安密切相关。
安史之乱之前,长安就是盛世,盛世就是长安。

电影中以高适的视角,分别展示了三次长安城
第一次见到长安,高适,还是个怀揣着满腔报国之情的热血青年,希望在长安能闯出一番事业。那时的长安,有鲜衣怒马,有曲江夜宴,岐王府里一片歌舞升平,长安街上到处熙熙攘攘,以常建为代表的科举成功者,春风得意,纵情驰骋,下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连杜甫,都是一副天真少年模样,是的,我们往往习惯了悲天悯人、愁容满面的杜工部,却忘了少陵野老也曾经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年郎。
第二次去长安,高适已经人到中年,蹉跎半生,一事无成,再赴长安,寄望于成功的侥幸。时隔十年,长安的繁荣景象犹有过之,大唐盛世蒸蒸日上。但是上一次高适眼中的长安充满了昂扬奋进的勃勃生机,如今在高适的眼中,长安虽然依旧岁月静好,却如同迫近西山的落日,光芒依旧,暮气沉沉。
第三次,渔阳震天的鼙鼓,卷起了战火,焚烧了一切。老年的高适,从潼关兵败,仓皇回到长安,这座曾经怒放的盛世都城,如今已成人间炼狱。藩镇,是李唐皇帝们挥之不去的梦魇,放弃长安,则是他们难以摆脱的悲情宿命。皇帝跑了,朝廷作鸟兽散,生活在长安的黎民百姓,成了乱世的祭品。
王勃说“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化为丘墟的,何止是兰亭,滕王阁、黄鹤楼、长安城,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
其中长安的毁灭,最为猝不及防。
即便如此,安史之乱以后的长安,仍然是盛世留存在人们心中最后的符号,它仍然是盛世的象征,是盛世留在每个人心头的朱砂痣,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臣武将,贩夫走卒,每个人穷尽一生,都想回到梦中的长安。
这也正是为什么晚年的高适,纵马飞驰间,长枪挥洒,仍然要大喝一声“为了长安”。
为了长安。既是为了现实中的长安保卫战,也是为了那座梦想之城。
长安,是几代人的念念不忘,求之不得,然而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耗尽一生,终究徒劳无功,因为梦里的长安,毕竟只存在于梦里,现实的长安,早就满目疮痍。
最后,他们谁也没能回去。
一千多年后,游览西安的鲁迅先生曾经感慨,这里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
诗人与盛唐,一起凋零,失落在唐诗与历史记忆之中。
万幸,诗人留下了诗文,长安从此不朽。
长安·诗人
电影散场后,一位家长对孩子说“你可不能学李白,要学高适”。
不能学李白,其实是古人的共识,做人作诗,都学不来。因为李白不管是做人放荡不羁,文章汪洋恣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正如古人所云,学别人学不成,大不了刻鹄不成尚类鹜,学李白学不成,可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政治抱负远远超过了政治才华,而不自知,李白就是其中最典型、最极致的代表。除了李白,这样的人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仅在唐代,就有王维、孟浩然、杜甫、韩愈、柳宗元……总之都是足以光耀文坛的名字。
高适当然可以学,因为高适是其中的另类。不管是电影中的高适,还是历史上的高适,都是古人修齐治平的楷模。
高适诗写得好,仗打得好,政治觉悟高,政治站位坚定,他能在永王李璘之乱中一飞冲天,就是因为坚决站在唐肃宗这边,与反贼永王,甚至是太上皇李隆基划清界限。
有人说高适是唐代诗人中当官当的最大的,其实不准确,电影中借杜甫之口说了,那个时代,人人都会写诗,真要排官位,最大的诗人应该是皇帝本人,李唐皇室个个都是文化人,李世民更是曾成立文化沙龙,躬身垂范。就算排除掉皇帝,唐代诗人中,官居宰相的,也有上官仪、崔日用、李德裕、裴度等等。
对于高适,可以这么说,名垂后世、光耀文坛的唐代诗人中,以高适官位最高。
会写诗是一回事,写出来的诗能名垂青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了那些名垂青史的诗,才有了让后人心驰神往的长安城。
古往今来,还从来没有哪一座城,能在文化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随手一翻诗文,长安两个字总会跃入人们眼帘。
所以电影结束后,一句又一句与长安有关的诗文被打在大荧幕上,文字,自有一种磅礴的气势,跨越千年,雄浑依旧。
最后说一句杜甫,杜甫当然也怀念长安,年迈多病的他身在瞿塘峡口,心心念念的还是曲江头,即便相隔万里。
但是电影中的杜甫,与我们印象中一脸忧郁的诗圣形象不同,从刚登场的少年,到意气风发的青年,始终是满面笑容,不管是在岐王府中无忧无虑的少年,还是跟随在李白身边的小迷弟。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那笑容常驻杜甫的身上,对杜甫而言,或者说对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来说,岐王宅邸中的辉煌潇洒,李白的才气纵横,如果能一直持续下去,该多好。
电影中,李白对高适说你胸中的一团锦绣,早晚会喷薄而出。李白看得很准,高适的胸中确有一团锦绣,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李白自己的胸中,是一抹月光,一道剑气,一股仙风,拧在一起,那么杜甫呢?他的心中有的是万千黎民百姓。
长安·大明
电影名《长安三万里》,出自明代陈子龙的诗“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明代人,尤其是晚明人,对于大唐的感情特别深厚,在他们看来,大明三百年江山,不称臣,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华夏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还没有哪个王朝像我大明一般铮铮铁骨,这等雄风,恐怕唯有盛唐能与我相提并论吧。
连遇到的困难,大明与大唐都如此相近。
外敌,唐有吐蕃,明有满清;内乱,唐有藩镇割据,明末有四镇之乱和左良玉之乱;农民起义,唐有黄巢,明有李自成。
可我大明最后怎么落得个如此下场呢?站在晚明文人的角度看,李唐皇帝们简直毫无气节——从唐玄宗起,代宗、肃宗、僖宗,前后共计四位皇帝放弃长安出逃。
然而,这四位皇帝辗转流离,终究回到了长安,天下虽然大乱,李唐王朝却依然顽强的活着,挺过了安史之乱,依然苟延残喘了一个世纪。
反观大明呢?末代崇祯皇帝与首都共存亡,此等英雄气概固然令人扼腕,可大明江山却一朝沦亡。
为什么会这样?
晚明大儒王夫之看得很清楚——“九州莫非其土,率土莫非其人,一邑未亡,则犹奉宗祧于一邑,臣民之望犹系焉,弗难改图以光复也”,天下都是你的,何必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呢?人家大唐能一直存续,靠的就是放弃长安,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明代政权的迂腐颟顸导致了一系列的误判,明代官场盲目的追寻所谓气节,又进一步加重了危机,最终,崇祯皇帝为此买单。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往往扛着道德的大旗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动辄国家大事如何如何,其实不过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真正一心为国为民的人,反而都是脚踏实地、从不唱高调。
当然,大明的腐朽没落,是全方位的,历史能让它熬到满清崛起,已经是大发慈悲了。更何况满清比吐蕃危险得多,唐代的吐蕃,沙场纵横,无人能敌,但是吐蕃从来没有想过入主中原,取代中原王朝,因为吐蕃以四方天子自许,就是把青藏高原当作天下之中,咱们的中原王朝,在吐蕃赞普们看来,不过是边陲之地。
说了那么多,归根到底是因为很高兴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样的电影,它从容不迫的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又留下各种细节给观众去品味;它从中华优秀文化中生根发芽,逐渐长大,蕴含的内核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让人们静下心来去读诗读史,而不是被短视频和算法绑架。
这样,多好。


长安三万里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