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喜剧  中国大陆 2018

简介: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徐峥 饰)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不速之客吕受益(王传 详情

更新时间:2023-05-26

我不是药神影评:制片课的案例分析作业:《我不是药神》剧本改善建议


Q1:电影的主题触碰有足够深入吗?

首先,《我不是药神》的影片内容可以看作是电影标题的凝练表达。相比 于影片公映前的其他两个标题备选方案《印度药神》和《中国药神》, 《我不是药神》对于电影的故事来说更为切题。 “我”即是电影里的程勇,“药神”即是程勇想成为但无法成为的,帮助广大白血病患得到印度药的“神”。 电影讲述的就是程勇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尽自己所能去帮 助白血病患得到印度药,最终却失败的悲情故事。其次,电影故事聚焦的社会议题很清晰,中国的白血病患者吃不起天价瑞士药的问题从电影的开头就被吕受益这一角色带了出来,并且贯穿整部电影;电影故事的矛盾也是在程勇卖药和程勇无法卖药(第一次是出于自保,第二次是被 绳之以法)这两者之间拉扯。而影片中的一些情节和相关台词设计也起 到了点题作用,比如程勇第一次去印度找药商,印度格列宁药商问他: “你想当救世主吗”;程勇两度找到牧师都是在教堂里,第一次程勇说出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影片结尾,张长林犀利地和程勇说“穷病......你没法治”。所以电影的主题触碰是足够深入的。

Q2:主事件的篇幅足够吗?人物弧线设计/character arc怎么样?

影片的主事件即程勇两次违法卖印度药,这一事件几乎贯穿整部电影, 所以主事件的篇幅体量是足够的。但是就主事件当中程勇的人物弧线发 展而言,人物的转变不够细腻有说服力。影片前半段讲述程勇第一次卖药,程勇被描绘成一个惟利是图还会家暴女人的落魄药店老板,会和与 自己合作的白血病患黄毛在物质利益上斤斤计较,对白血病患并没有十分同情,他卖药和放弃卖药都是处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一年后,程勇借 着从张长林处得来的药品渠道转让费成了小老板,在目睹了吕受益的痛 苦和去世后,他的性格和对白血病患者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这一转变更多是被动的,而且转变的过程不够细腻。 人物性格的转 变应该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且对于一个这样的英雄定位人物来说,他的转变还应该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目睹吕受益的痛苦和去世之后决定 再次冒着被抓的风险卖印度药物给国内的病患群体,这一角色性格的转 变,似乎很符合因果逻辑,但其实不是。“一年后”这一省略叙事的设计 让观众无法得知这一年程勇的角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同时这群病患已 经退出了程勇的生活整整一年,原来本身就对白血病患不够同情的他, 在和这一群体脱钩的这一年生活后,真的还能对他们施以比原来更强烈 的同情吗?而且只要仔细一想,假设程勇在这一年期间没成为小老板, 还是一个很落魄的穷人,他见到吕受益的死,还会大义凛然地再度卖药吗? 不够细致的,被动的人物转变刻画以及省略叙事使得角色的转变不够有说服力,并不是每一个观众都会完完全全被程勇的改变而感动。

Q3:有没有你认为多余的戏份?

影片中有两场戏的观感很奇怪。一场是程勇、吕受益和黄毛三个人打牌的戏。这场戏让人不明白是在突出三人的友谊还是在突出程勇的性格缺点,调性很奇怪;而且这场戏中程勇对黄毛的态度非常恶劣,如果是为了呼应后来程勇和黄毛关系的转变,形成对比,那也可不必如此设计人物行为。我认为这部戏的矛盾仍然在于,程勇第一次卖药时,他的人物行为在反复确认他性格中的负面因素,而当程勇第二次卖药时,他的性格相比之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先抑后扬的做法不仅没有足够过渡,而且一开始“抑”得过头了,后来又“扬”过头了。还有一场戏是没有意义的,即吃坏了药的病人家属来找程勇一伙人吵架,这场戏只作为引起下一场张长林宣传假药的戏的触发点而已。完全可以用一个更少需要着墨的动作来替代这场戏作为下一场戏的触发点。

Q4:电影中的配角刻画如何?

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配角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主要的配角,除了王长 林和黄毛以外,人物性格都可以说是生动,但不完整。电影表现了吕受益的心怀希望和乐观,思慧作为一个单亲母亲面对(女儿的)疾病时的 不堪,牧师的正义感和江湖气,曹斌在情与法之间的纠结,但这些性格 描绘都是片面,速写式的。在两个小时的篇幅体量内,细致描绘这么多 配角显然不可能,那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把配角减少到 1 至 2 位呢? 只需要 1 至 2 位演员作为病患的具体个体来配合主角一起表现影片的主 题,通过具体讲述他们和疾病的抗争,和程勇一起卖药过程中相处的点点滴滴,或许能使影片的议题探讨更深入(同时也比较节省拍摄成本)。

Q5:有没有相似题材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应该在于这部电影是当时 近几年来中国院线少有的探讨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而它的剧本在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做到了成功的煽情,因此现实批判色彩和商业娱乐色彩兼备。中国探讨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因为政治环境问题本身就比较少,《药神》是 2018 年中国院线唯一一部具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而 2017 年中国唯一一部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院线电影是《暴烈无 声》,但作为文艺电影它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比较晦涩,尽管主题深刻, 它的票房并不是很高。同时,题材十分类似的还有 2013 年的美国电影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药神》的一些观众看完电影以后会把后者和前者进行对比,但这两部电影编剧的叙事角度完全不一样,可以说《药神》的编剧是更有中国特色的,它有明显的情节起承转合,后半段充足的泪点,角色代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因此更符合中国的观众市场。

Q6:影片的结局设定如何?

影片的结局是符合影片内在逻辑的,因为吕受益之死、黄毛之死和步步紧逼的警察这三个情节设计已经给了程勇足够的动机去尽自己最后的所能在他剩余不多的日子帮助更多的病患。在影片最后,程勇被判刑,入狱前病患送行的结局设计达到了最大的煽情效果,这一主人公自我 (need)实现的 semisweet ending 一定会使大部分中国观众满意。 但 是,其他人物的结局,除了吕受益和黄毛,电影在结尾都没交代清楚, 只能由观众推测。而吕受益的结局也可以说是草草收尾,他的死只起到作为程勇人物转变的契机的作用,这一角色的刻画虎头蛇尾,是剧作上的遗憾。黄毛开车引开警察却车祸而死的结局是符合这一人物的性格逻辑的,但这场汽车追逐戏多少显得有些刻意(像是为了增加一场精彩的动作戏而如此设计),不够真实自然。


我不是药神的相关影评

我不是药神
. • 一点感想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