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传记  美国 2016

简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萨利(汤姆·汉克斯 Tom Hank 详情

更新时间:2016-12-07

萨利机长影评:萨利机长:没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


2009年1月15日,纽约市拉瓜迪亚机场。逛完大都市的母女登机前在商店挑礼物;错过另一趟航班的父子在最后一秒赶上了飞机全美航空1549航班;机长和副机长做完开机前最后的检查,聊着目的地夏洛特那家好吃到爆的牛排店;飞机一如既往地推迟起飞。一切寻常到根本不值得记忆——直到1549航班起飞两分钟后,遭到一群加拿大黑雁的撞击。

瞬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Sully机长凭着直觉和42年飞行经验,在短短的几秒做出抉择——在哈德逊河进行水上迫降,最终无一人死亡,创造了208秒内的历史奇迹。

由此,萨利机长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原本普通的2009年1月15日,也成了值得铭记的一天。

而由伊斯特伍德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纪传电影《萨利机长》,正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并几乎全程用IMAX摄影机拍摄,更加细致而清晰地展现出整件事的脉络。伊斯特伍德导演,不要看他年岁已高,实力依然超群!

影片一开始就是萨利机长陷入航班坠向高楼的噩梦,他跑步时的恍惚,他盯着窗外大厦看到的撞楼幻觉无比真实,在超高画质的IMAX表现下,超强的视觉冲击力生生把一部2D电影变成裸眼3D——我们似乎和机长一起徘徊在死亡边缘,那惊心动魄的208秒也烙入每一名观众的心中。

拯救所有人的萨利机长,成了美国人的英雄,酒店服务人员会激动地拥抱他,为他化妆的女孩会替母亲吻他脸颊,新闻里无处不在他的身影,甚至酒吧都调制出一种以Sully命名的酒。即便如此,他依旧得面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调查和质疑。

NTSB认定萨利机长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觉得他本可以无恙地回到机场降落,以咄咄逼人的语气和姿态追究这起事故的“人为因素”,想让萨利机长成为主要负责人,抛出的问题都带着刺儿,扎得人心生愤怒。

可他们没看到飞机迫降之后机长在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是否有落下的乘客;没看到他不顾寒冷刺骨不肯换下湿衣服,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更没看到他过去42年的尽职守责。相较于经验、直觉和活生生的人,他们更愿意相信冰冷的数据——为什么计算机模拟了几十次都能成功返航,但你要选择降落在水上?

正如萨利对副机长所言:我一生飞了四十多年,安全搭载了几百万乘客,但对最终却要由这208秒来评价我。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冷漠。在IMAX的超清画质下,这种冷漠更加令人心寒。

最可怕的是,当有人质疑你的选择时,你也会不自觉地质疑自己,反复推敲当时的决定是不是有可能是错的?

我相信萨利机长也是有过犹疑的,所以在他一次次的回忆,和飞机迫降之前的录音里,那至关生死的真实208秒才逐渐清晰。

从鸟群撞击,紧张的决策,到最后航机一头扎进哈德逊河的瞬间,紧张的几秒在IMAX超大屏幕和震撼音效之中,将那种水浪扑在机头的骇人声响,降落时深深的恐惧,在感官里无限放大——

当一个人面临155条人命的压力、不到6分钟的时间、以及从来没有人在水上迫降成功的先例,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岂是计算机可以模仿出来的?我想,在那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能比萨利机长做得更好。

说来讽刺,NTSB口口声声追究的“人为因素”,却在模拟飞行的时候一概忽略。直到电影最后,萨利机长指出那人性所必须的35秒,向NTSB证明了自己的正确,也向自己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或许今后,萨利机长的梦里,再无飞机坠毁了吧。

最终片尾曲《Flying Home》舒缓响起,一曲小人物的英雄礼歌落幕。《萨利机长》或许不能让人感动到泣涕横流,但足以令人泪目:或许我们微不足道,但在一些时刻,我们也同样会发出微光。

萨利机长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