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水之道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动作 科幻 冒险  美国 2022

简介: 影片设定在《阿凡达》的剧情落幕十余年后,讲述了萨利一家(杰克、奈蒂莉和孩子们)的 详情

更新时间:2023-01-04

阿凡达:水之道影评:一种“自我帝国化”的电影


影片的前半部分并不差,刚看到开头的时候,我甚至还相当期待。当spider出现在“阿凡达”中间,一身纯粹的人类肤色,另一边的飞船里的入侵者都是蓝色皮肤,这样错综复杂的身份与认同为这部电影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去探讨相当缠绕的当代政治问题。

但詹姆斯·卡梅隆没有选择这么做。他并没有试图介入身份的讨论,他仅仅把身份问题看成角色设定的一部分,辅助于情节的机械目的。卡梅隆回避了真正的道德复杂性,在将要碰触到这些困惑的地方,他用打斗“解决”了它,再通过一种履见于近代历史的身份整合过程——战争塑造国家,战争制造认同。

在第一部中,卡梅隆质疑了一种“文明论”的模式——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成功地嫁接了一个康拉德式的问题。3D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帮助了他,他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视觉政治认同,帮助观众进入森林的深处,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融入环境,并承认异星的身份。它同时回应了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与族裔政治的问题,然后及时地收尾,让这些回应停留在一个刚好值得揣摩和玩味的深度。

然而在第二部里,他没有将思考深入下去。他不加反思地沿用第一部的模式,并且将这种“差异”彻底本质化。这就是为什么,它用超过三分之一的战斗场面充塞了电影,把它拍成了战争动作片。因为对于卡梅隆来说,问题就是如此了,一个简单的入侵/抵抗的问题,还有任何商谈的必要吗?

当牟利者对着采集到的“不朽精华”说,我们一切的目的就是它,这一瓶八千万刀。旁边人问了他一个我同样想问的问题:你们想要的只有这个?当然可以不止有这个,即使是“文明的冲突”本身的探讨,也比一种资源掠夺式的后殖民有趣得多。

阿凡达的前殖民世界,不存在这样的冲突:

遗落潘多拉的地球人渴望融入而不被接纳;森林族和海洋族之间相互仇视而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猛兽对阿凡达的日常威胁逼使它们演化出一种定居式的城市结构……

这是一个团结、整全并且彼此有机联系的生物网络系统,一个超级“盖亚”统御一切,即片中的“夏娃”;地球人的侵入没有秩序性建构的动机而是纯粹的杀戮。

后殖民主义理论里有个说法叫“自我东方化”(self-orientalization),意思是西方话语的霸权致使东方人想象自身时挪用西方的视角,不自觉地归入一种话语模式中;我想借用此说法,换成“自我帝国化”(self-imperialization),即身处文化秩序中心的叙述者,想象自身在世界上扮演的形象时,落入第三世界想象帝国、边缘想象中心的视角,这种叙述则落入了一种左翼的陈词滥调中。

尤其是当《阿凡达2》自立项伊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它自然而然征用一种十分粗疏的表述霸权的方式——一种来自全球底层的、经过偏折的地缘政治想象。如小粉红一般,用想象蒙古帝国的方式想象美国。

事实上,并非地球人将政治带到了潘多拉,政治同样在这个潘多拉上存在。森林小子与海洋小子彼此曾爆发过冲突;其中一人被三四名同伴诱骗到远海意图谋害,海底的猛禽一度将他杀死。潘多拉上的生活并不是完全无害的,它有人地矛盾,也有自我保全。奇怪的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演化成生活形式的分裂,它们总是被轻易地解决。

卡梅隆对于地缘政治逻辑想象的局限本身杀死了电影的道德暧昧。事实上,对于美国的地缘政治想象如果只有利益考量,而忽略了道德动机,如何能理解战争中的道德复杂性?对于边缘的想象如果也只是浪漫主义式的,而没有具体的在地冲突,如何可能深入复杂的历史讨论?

在结尾你会看到,这种叙事是如何难以避免地滑入一种保守主义的逻辑。“家人,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盔甲。”它变成了一份文化相对主义的宣言——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庭与我们的独特的、久远的价值。


阿凡达:水之道的相关影评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