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物语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日本 1987

简介: 1923年,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天降大雪,近藤家纯种秋田犬产仔,赠与县土木科长间濑。 详情

更新时间:2020-05-30

忠犬八公物语影评:但愿世界上真的有天堂


总体而言日版比美版更质朴,故事讲述也很平淡,少了些峰峦也没有美版那么催泪,但是对阿八和教授一家的感情表现地更能直逼人心。

所以个人而言更喜欢日版,也许是亚洲人表达情感比较内敛所以日版更能感同身受,美版中的感情太炽热太浓烈,搭配着悲伤的音乐让人不敢再看第二遍。

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1923年冬天阿八出生在秋田县,1924年春天送到东京上野教授家里,1925年4月21日,教授在学校里突发心脏病辞世,之后的九年里阿八风雨无阻一直在东京涩谷站口等待着主人回来,1934年4月,人们在东京涩谷站前为阿八树立了铜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铜像的揭幕式,此后铜像附近的车站入口就被称为“八公入口”。在二战中,由于金属资源的短缺,八公的铜像被熔化。建造在原址的铜像是1947年8月重建。1935年3月,八公11岁时候因心脏感丝虫病而死亡。养狗三日便忠其一生。

上野教授是个爱狗之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爱护动物的人,初一登场严肃持礼的形象被一句“青蛙在唱歌”的私语完全打破,当时我便想这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与外表迥异的反差感抓人心魄,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认真地和家人讨论狗也有它的权利吧。

上野夫人温柔贤淑,纵容丈夫的同时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不媚俗不嗔怒。独女千鹤子是个被爱包围的人,善良可爱,只是习惯了被爱,近乎无情。我一直认为电影是拍给人看的,不管类型如何归根到底还是要探讨人类本身,日版其实就是从阿八身上或深或浅的反映当时日本社会和人心存在的问题。

比如教授爱狗近乎痴狂,和狗一起泡澡,抱着狗睡觉,女儿带着外孙过来看望不管不顾一心一意为阿八捉虱子。究其缘由应该是情感无处施放,倾注半生爱的独女一声不吭怀了孕,离开家时头都不回,虽不是父亲仍能体会其内心之辛酸。

什么是爱?无非是给予与被给予,爱都是相互的,人是情感动物,感情是不可缺少的,年少时渴望爱情,中年深耕亲情,年老也许只需要静静的陪伴。教授爱狗是因为狗会时刻回应他的爱,这对于一个刚失去女儿的人来说实属幸事。

再比如千鹤子是不是就影射了现在某些独生子女和“爱狗人士”呢?人越缺少什么越渴求什么,而那些已拥有的人却总是满不在乎,对于千鹤子来说一只纯种的秋田犬和一个包装精美的娃娃没什么区别,无聊时撸一撸就是了,从未想过养狗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对待爱情也是一样,头脑一热就怀孕就结婚就把父母忘的一干二净。为什么爱带来的是自私,身处不幸的人却总能无私?就像教授家里的帮工所说,千鹤子小姐太无情。那时还没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词,却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间让我受到触动的一幕是:教授的葬礼中静的可怕,只有阿八在不停的吠,教授夫人在流泪,千鹤子在装死。

教授死后阿八尝尽了人间冷暖,被送走,跑回,再被送走,再跑回……周周转转,四处流浪,说来容易却走过了九个春秋。起初火车站附近的工作人员会笑着说,多么蠢的一只狗啊,都不知道主人已经死了,时日久了,只有无言观望。

热心肠如菊三郎,一个不爱狗的人被阿八折服,收留无家可归的狗,谁料世事无常,人的逝去就是这么突然。站旁摊位老板夫妇也一直关注着阿八,他们像是阿八第二个主人,默默陪伴着它,也许在阿八身上看到了自己,坚守着某些在外人看来愚不可及的东西,所以老板听到客人羞辱阿八时就像在羞辱自己,不懂的人永远不懂,看着老板和客人争斗时不禁为之鼓掌叫好!

阿八遭遇的冷眼和驱逐有迹可循,时值全民备战,物资紧缺,人人自危,苟活尚且不易,谈何养狗。也正是如此,阿八再也遇不到一个真心对它好且能收留它的人了,历史车轮碾过,车辙里渴死的鱼不过是沧海一粟。

电影最后阿八的尸体横陈在站口,无人问津,也许有人知道它的故事,有人曾和它合影留恋过,但是对其而言死了就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愿世界上真的有天堂。


忠犬八公物语的相关影评

忠犬八公物语
小兰 • 感动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