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愤怒的海

评分:
0.0 很差

分类:剧情 悬疑 犯罪  中国大陆 2023

简介: 老金(黄渤 饰)为供女儿金丽娜(周依然 饰)留学终日捕鱼,却换来女儿身中17刀离 详情

更新时间:2024-04-27

涉过愤怒的海影评:父母不“坏”与性的两极化


是的,你可以恨你的爸妈《涉过愤怒的海》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被误解的“尺度”与“真相”

很遗憾,今年在电影院错过了这样一部尺度大胆的电影。所谓的尺度,并非仅仅指那些感官刺激的元素,而是电影敢于将父母塑造成负面角色,这在影院中实属罕见。虽然这样的设定并非首次出现,但全程如此,确实难能可贵。昨晚与妻子观影时,我多次感叹曹保平导演再次触及了公众内心最深处的痛点。电影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孩子能否讨厌自己的父母?孩子能否对父母说出“你伤害了我”?我认为,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深远意义。

今天是2024年4月26日,昨晚我与妻子一同观看了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因此,今天的电影日记就围绕这部作品展开。

关于我为何错过这部电影,其实有个原因。之前我曾做过一期关于《李米的猜想》的电影评论,当时有网友留言提到我视频中,《李米的猜想》描述了被城市抛弃的年轻人,因在城市中难以谋生而误入歧途,这一点他没有想到,他非常认同我的观点。他还建议我观看《涉过愤怒的海》。然而,我最终没有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现在回想起来仍感遗憾。原因在于,《涉过愤怒的海》的营销方式过于过分,预告片的内容偏向于俗套的伤痕电影,讲述父母的艰难与孩子让父母痛心。这样的预告片让我失去了观看的兴趣,感觉它不是我想在生活中看到的内容。然而,实际上这部电影与预告片截然不同,它讲述的正是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创伤。我不明白这样的营销团队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但它确实让我这个观众错过了这部佳作。

最近之所以决定观看这部电影,其实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但之前因为预告片给我留下的印象不佳,所以即使电影上线流媒体平台后也没有立刻观看。这两天,另一部电影《白日之下》在营销时似乎与《涉过愤怒的海》产生了一些关联,或许是我在留言中看到的,或许是营销团队有意为之。当这部电影在蹭热点时,我决定再次关注《涉过愤怒的海》。而且,在多个电影投屏平台中,只有芒果平台在播放电影时不会强制改变画面比例的优点,其他如爱奇艺、优酷等平台在投屏时都存在强制锁定比例或缩小屏幕的问题,当我发现芒果平台有播放源的时候,就决定看了。

2. 色调的“两极分化”与魅力

观看完《涉过愤怒的海》后,我深感震撼。电影将父母设定为反派角色,这一设定让我倍感惊喜。虽然在结尾部分,黄渤饰演的父亲角色经历了一次大反转。原本他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忽视,以为只要提供物质条件,女儿就会幸福。这种自相矛盾的设定让人措手不及。所以,电影并没有一棒子打死所有父母,而是展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难处。这种自我矛盾的反转让黄渤饰演的小人物形象有了些变化。而在反转之前,电影中黄渤饰演的父亲那种市井小民的状态,让我深感震撼。他不仅仅停留在小坏的层面,而是将角色推向了极坏的边缘,那种想坏又不敢坏的挣扎,让人印象深刻。

我想先聊聊与剧情无关的一点,我为何后悔没有在大银幕上观看这部电影。曹保平在执导《李米的猜想》时,便在色调方面进行了探索,使用滤镜等手段营造出独特的,蓝色的,压抑的视觉效果。而在《涉过愤怒的海》中,他更是将调色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电影中有两种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调色风格,一种是网红的柔光滤镜,配合广角实现环境的大量展示,用于展现黄渤女儿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网红的,不真实的,修图过分的质感;另一种是金属感极强的阴暗色调,画面中乌云密布,颜色压抑,这里又通过大广角的运用,将人物变形扭曲,营造出一种既不真实又写实的状态。2024年的技术为电影调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曹保平巧妙地调整了画面色调,既保留了肤色的真实感,又让整个画面呈现出金属质感或绝望色调,令人叹为观止。

这两种色调在电影中的冲撞异常诡异,有时又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黄渤饰演的父亲第一次去日本时,画面两端呈现出大广角的虚化效果,但当他出现在画面中央时,虚化消失,展现出一种拙劣的模仿年轻人滤镜的感觉。然而,这种特效调整并未破坏整体观感,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冲击力。此外,电影的声音设计也极具震撼力,尤其是黄渤的自白部分,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播放,更显得冲击力十足。视觉奇观方面,那场鱼群下落的镜头尤为出色,画面中的鱼群与下坠场景融为一体,将场景推向了一种癫狂、失控的状态,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我坚信这部电影在电影院观看的话,其效果定会更加震撼人心。然而,即便在家中的100寸投影幕上观看,也依然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总的来说,我认为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完整观看这部电影是非常值得的。

3. 《热辣滚烫》父母的期望与子女的反抗

现在,我想深入谈谈对这部电影剧情的理解。首先,我为何说这部电影在剧情设定上敢于将父母刻画为负面角色,这确实不易。对于另一部电影《热辣滚烫》也做到了对父母错误的审视。我并不会盲目跟随潮流去批评其营销过度,如果亲自去看了,也付出了金钱,说明想看。那之后还要抱怨营销,就有点自己折磨自己了。其实可以像我一样,在发现《涉过愤怒的海》营销过头时,就选择不去观看。我看《热辣滚烫》,有个巧合是,我带着我的母亲,而我妻子带着她的母亲,我们四人一同观赏。令人惊讶的是,《热辣滚烫》居然也将矛头指向了母亲,这说明在当今时代,我们已开始敢于探讨父亲和母亲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对我们犯下的错误。

然而,现在的我已经35岁了,我并不认为这些错误完全归咎于父母。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是他们身上残留的封建爱情观和谈性色变的观念,导致了对我们的某些压抑。所以,当我观看《热辣滚烫》时,我深感其中那个母亲对女儿有过高的期望,对物质有着不切实际的追求。大学毕业后,她因未能立即找到工作而选择躺平,放弃了自我,失去了目标。像我们也有类似的感受,从小到大,她都被禁止恋爱,但一毕业就被催促结婚。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对她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当她为了维持所谓的优雅,尽管体重已经超标,却仍坚持用一种近乎大女子主义的方式生活时,她与伴侣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不接地气,最终破裂。

从那以后,她意识到生活不应被规矩所束缚,而应听从内心的声音。减肥这样的事情,不应由父母说了算,而是应该由自己决定并付诸行动。这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也让我想到,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都是被他人逼迫的,但当我们不再需要学习时,却仍在自我驱动下继续学习。包括我通过视频的形式记录电影,也并非出于任何外在的动机。总之,只有当一件事情真正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时,我们才会更加坚持。我认为,《热辣滚烫》正是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让父母感受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他们而受到的伤害。尽管电影的结局相对温馨,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短暂的和解,但其中所传达的信息却令人深思。

4. 家庭之殇的银幕呈现

《涉过愤怒的海》和《热辣滚烫》比起来,后者更接近与春晚小品在表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的方式。小品通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家庭矛盾,而这部电影则更为深沉和尖锐。例如,2024年春晚,小品中描绘母亲阻止女儿去女婿家过年,或是父亲对儿子过于严格,在告别时难以表达爱意。这些冲突都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涉过愤怒的海》则更为直接地聚焦在父亲一辈和孩子一辈之间的矛盾,深入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这种深入的探讨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试图通过电影表达内心的想法。我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电影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独特作用。看来当下创作力最强的导演们,终于是小时候被家庭伤害过的年轻人了。

当我坐在客卧室里拍摄这个视频时,背后的足球是《西小河的夏天》首映会上,导演赠送的签名版,它让我深感触动。在《西小河的夏天》中,张颂文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坏家长,他既出轨又对家庭有严格的要求。这部电影导演说是自传性质处女作,它展现了新一代导演敢于面对和表达成长过程中家庭原生层面问题的勇气。与年轻的导演相比,曹保平作为一位资深导演,在《涉过愤怒的海》中也展现了同样的勇气。他的《李米的猜想》批判了大城市对年轻人追求物质层面的极端影响,《涉过愤怒的海》将矛头指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心理和感情层面的父母。这部电影尖锐地揭示了社会现象,其深度和勇气令人钦佩。

5. 被压抑的性意识与亲子冲突

《涉过愤怒的海》中父母角色的“坏”,主要体现在对性的保守态度上。在父母那一代人眼中,追求自由的性生活是恐怖、丢人、无耻的。这种观念让我感到十分奇怪。此外,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电影更为初级,比如父母认为我们旅游时住贵的宾馆、吃贵的火锅是浪费和败家的行为。当然,这需要我们耐心地与父母沟通,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关于性的问题,我仍然没有勇气与父母探讨。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观念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在父母眼中,孩子似乎被剥夺了性意识的阉割宠物,被视为温驯而无性的存在。这种观念对个体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压抑。电影中黄渤和周迅饰演的角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核心冲突正源于此。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并探讨这些问题,以打破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和成长。

起初,我以为周迅饰演的角色会比较开放,甚至可能会跟儿子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但观看后发现,并非如此。黄渤拿着手机跟周迅争论女儿贞操问题时,周迅的反驳让我印象深刻,她认为将女儿的隐私暴露给他人是一种耻辱。这种观念似乎与电影设定的年代背景不符,更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与巩俐饰演的角色之间的那种陈旧观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样的观念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闫妮饰演的女孩的妈妈与黄渤离婚,我思考为何女孩被判给父亲。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闫妮饰演的角色是过错方,可能是出轨导致离婚。这对黄渤造成了打击,他可能因此变得对性回避,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性能力和对女儿在性方面的教育。这是我根据剧情脑补的一种可能性。

反观周迅饰演的家庭,她看似更为开放和公正。然而,在电影中,她的角色更多地主导了家庭关系,对男性的描述相对较少。直到一场戏中,黄渤提到周迅的前夫想杀掉儿子的念头时,前夫突然爆发。这让我感到很奇怪,前夫为什么会如此害怕被人知道。这与谈性色变的观念一样,都是落后和封建的思想。我曾看过很多电影,隐约感受到有些父母可能讨厌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尿湿衣物、占据大量时间,甚至影响父母的职业发展。然而,这样的情感能否被表达出来呢?

6. 性、感情与生活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是否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二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是否应该与人分享。我认为,首先,人们确实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身边的案例就有不少,有的父母甚至向我表达过在某些时刻讨厌自己的孩子。然而,第二部分的问题更为复杂。有了这样的感受后,我们是否应该与人分享?如果别人发现你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你会如何应对?我认为,与亲密的人交流是可以的,但不建议随意向不熟悉的人透露。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往往强调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以及孩子的可爱。在这样的背景下,贸然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可能会被视为异类。但我认为,与亲密的人分享这些压力是有益的,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从这两个角色的设定来看,他们其实代表了不同的态度。闫妮饰演的角色似乎是在追求自我解放,而周迅饰演的角色的丈夫已经走出旧有环境,但他自己却又给自己带上了新的枷锁。

这种剧情设定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更使得黄渤和周迅所饰演的角色形象立体而鲜明。他们在对待性这一话题上的敏感态度,可谓达到了极致。电影结束时,我还想深入探讨另一个角度,那就是从子女的视角出发,他们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子女们往往会对某些事物过度美化,因为他们从未得到过正确的引导和信息。

事实上,不只是性的话题,就连感情这样基础而重要的议题,我与我的父母也鲜少交流。我在结婚时遭遇了一些严重的误解,原因竟是我与父母的婚姻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结婚后,我与父母深入交谈,发现他们在感情方面其实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故事。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我当时努力想告诉他们的是,即便他们当时选择了离婚,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过得更好。因为感情的核心并不在于选择的多少,而在于何时能够甘心。如果一个人身上曾让你感到不甘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逐渐调整心态,接受并珍惜这段感情,那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如果一直处于不甘心的状态,那将会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认为父母们被某种东西所束缚,那并非极端的想法,而是封建的婚姻观念。

正因为父母们深受这种封建观念的影响,他们很少与子女谈论这些问题,导致子女们从网络或其他公开渠道获取的爱情和生活信息往往是不准确的。主流文化中,我们更倾向于展现美好的一面,但真实的生活并非总是如此。生活的本质往往是平淡无奇的,而在这平淡中,我们学会了寻找和珍惜那些微小的美好。如果一味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最终只会感到厌倦和空虚。这部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那个国家,不仅有其特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某些来自于那个国家的,误导成分存在的资料所形成的美好幻想。当父母在性教育方面缺席时,子女们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因此,正确的性教育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7. 从评论乱象看文化困境

说到电影最后,我不得不开始吐槽。因为这个频道是我用来记录生活、分享想法的地方,我深知这世上没有轻易到手的好事,更没有所谓的“一夜成名”。因此,我把这个频道视为一个日常记录的空间,分享真实的生活体验,从来不做“哔站起飞推广”。有趣的是,无论是我分享的游戏视频还是对动画作品的解读,总有一些人断章取义,发表一些极端的观点。比如,在评论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时,我提及了宫崎骏在二维与三维结合方面的艺术处理,并口误把金海城说成了金敏。尽管我在剪辑时候意识到这个错误,但我发现视频中,我自己做了更正和解释,就留着了。但没想到竟引发了一个网友的批评,他要求我列出参考资料,质疑我连这两位导演都分不清,没有资格靠感觉聊电影。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有些无奈,但也让我看到了动画相关的视频下面,观众往往呈现出走极端的状态。

相比之下,我之前关于《蜘蛛侠:纵横宇宙》的视频下的评论则更为激烈,甚至出现了脏话。而在我发的游戏视频中,当我讨论游戏在不同平台上的优化差异时,一些网友却开始争论自己的电脑和手机配置,甚至对游戏本身进行贬低。这让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的视频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探讨游戏的开发过程,而不是评价游戏的画面或配置。这种将技术讨论变成个人情感宣泄的现象,在我看来是有些悲哀的。原来游戏相关视频,观众往往也喜欢走极端。

我也曾与一批热爱游戏美术和二次元文化的人进行过交流。在B站这个平台上,我深知主流用户的特点,所以以下的发言可能会得罪这个平台的一些用户。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发现这些人并不是不成熟,而是他们选择拒绝成熟。他们知道成熟是什么样子的,但却不愿意接受成熟带来的责任和压力。他们更喜欢在别人面前装出一种天真无邪的样子,仿佛这样可以逃避现实的种种问题。这种拒绝成熟的状态让我感到有些恐怖,因为我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是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无论如何,这种拒绝成熟的态度都表明了二次元文化中存在的一些跟别的群体不一样的问题。而《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将矛头指向这种文化,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向来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理解他人。就如同《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他是个宅男,无性别主义,对物理学深信不疑,同时也对漫画有着近乎科学的热爱。但令我困惑的是,为何在东亚文化圈中,对漫画和游戏的态度会走向极端?每当我发布与动画或游戏相关的视频,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缺点分析,总会引来大量的负面评论。这确实值得深思。但更重要的是,《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对年轻人状态的刻画,我认为非常贴切实际。它并不是在抹黑某个群体,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我完全认同这种处理方式。

我自己并不是对二次元有特别迷恋的人,但小时候,每次下雨的早晨,等着去上学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看《圣斗士星矢》或《哆啦a梦》的那段时间,是我童年最幸福的回忆。那种昏暗的客厅、厨房的黄色灯光,都让我感到安全和幸福。所以,我对二次元并无偏见,也喜欢。我的外甥现在二年级,他非常喜欢奥特曼玩具,我也经常给他买。他还曾问我奥特曼是否真的存在,我告诉他奥特曼是虚构的,但那种想要保护他人的爱心是真实的。

8. 两代人的挣扎与和解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成熟一些。对于《涉过愤怒的海》的观众群体是什么,我无从得知。但我注意到,有些人在讨论中竟然将李苗苗和黄渤的女儿所描述的爱情当作模板来效仿。我想,曹保平导演可能会因此感到无奈。他原本是要呈现两个负面和不正确的形象,却没想到被一些年轻人当作了榜样。我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模仿,你可以从中找到共鸣,但不要拒绝成长。我认识的一些对二次元有疯狂迷恋的人,其实他们很优秀,因为他们努力将自己的喜好变成职业。我也曾建议他们不要局限于二次元美术,应该探索更广阔的领域。但他们很坚定,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当然可以,只要他们能以二次元为起点,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美术和设计形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领域。生命的魅力并不在于将某件事做到极致,而在于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能够公映并获得如此广泛的推广,确实并非偶然。我认为,这样的机会通常只属于那些得到上层认可的作品。电影为部分受过伤害的年轻人提供了情感共鸣的空间,也让那些对性教育避而不谈的父母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黄渤在影片结尾的“无知者无罪”更是发人深省。我认为,这之后双方应该放下心中的芥蒂,尝试进行真诚的沟通。我年轻时与父亲之间的沟通曾十分艰难,每次交谈都几乎以争吵告终。然而,在他患上心梗并出现轻微老年痴呆后,我发现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与我交流。回想过去,那些激烈的讨论或许并未改变彼此的观念,但至少我们交换了想法。

电影结尾处,女孩说“爱是不存在的”。而在我看来,爱其实很简单,就是陪伴。无需过多的奉献和牺牲,只要两个人能够相互陪伴。哪怕两个人都很穷,那我们陪在彼此一段时间。哪个怕两个人都很脏,不爱收拾房子,那我们陪在彼此段一段时间。即使我们观念不同,无法沟通,也可以坐在一起吃一碗饭,分享如何健康的生活。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的父母经历了从英雄母亲时期大量的兄弟姐妹,再到计划生育,到婚姻观念转变的种种挣扎和变迁,他们也不容易。他们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赚钱潮流,除了努力赚钱外,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其他问题。但现在我们生活的节奏和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关注内心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并尝试与他们建立更深的联系。

以上便是我对《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的个人感想。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爱情和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涉过愤怒的海的相关影评

涉过愤怒的海
阿陌 • 6.11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0 OK影视 www.okyee.com